和田玉,作为东西文化交流的载体之一,最早的承接了东西方的文明。从资料记载来看,和田玉石的东来西去要比丝绸贸易的兴盛早多年,对中原来说,也是现有玉石的到来,然后才有丝绸的循道而去。还是不啰嗦了,直接主题吧!
收集到的9块软玉样品照片如上图。样品HTY-1.HTY-2.HTY-3.HTY-4.HTY-5来自新疆和田,HEY-6来自新疆若羌。ELS-1,JND-1,UXLL-1分别产自俄罗斯贝加尔湖、加拿大BritishColumbia和新西兰。
利用扫描电镜对新疆白玉、俄罗斯白玉和加拿大青玉的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图A、图B是和田玉样品HTY-6薄片的形貌,分别放大和倍.可见组成矿物透闪石为细杆状、纤维状,平行交织结构,晶形较好。图C、图D是加拿大青玉样品JND-1的形貌.与和田白玉相比,矿物透闪石呈长短不一、大小不等的针状、细杆状,矿物延伸方向杂乱无章,相互穿插且镶嵌紧密。图E、图F为俄罗斯贝加尔湖产白玉的扫描形貌图,矿物颗粒稍粗,晶形比和田玉凌乱,这可能为俄罗斯软玉表面油脂光泽不足,质地不够细腻的原因。
随着软玉中Fe2O3的増加,软玉的晶形从透闪石向阳起石过渡
玉主要成分和微量成分的异同,随着Fe2O3含量的上升.软玉晶形由透闪石向阳起石过渡。微观织构分析证明了中国和田玉色泽温雅、质感柔润的优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