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对于我这种,酒量只有一两杯的人来说,在喝酒的时候,最怕有人握着个酒瓶,狂放的这样劝我喝酒!
泱泱中国,煌煌华夏,我们的酒文化,似乎从没有缺席过!也真是想不明白,它到底是有什么魔力,竟然让国民乐此不疲了几千年!但是古人喝酒,比我们现代人讲究,不像我们现代人粗鲁的对瓶吹,人家是用各种器皿盛着酒,换着花样来喝的。
我国酒器之多,种类之繁,造型之美,可以说是世界之冠!以材料划分,可分为陶制酒器、青铜酒器、漆制品酒器、玉石制品酒器、瓷制品酒器、金银铜锡酒器、水晶玻璃酒器、动植物酒器、塑胶酒器以及纸质酒器,等等等等。以酒器用途分,又可分为盛酒之器、温酒之器及饮酒之器。我们的老祖宗,真是“讲究人”啊!
在《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第二期,就考到了我们的这古代酒器。可是选手是个文雅的小女子,她应该不善喝酒,也对这个不熟悉,所以就一通乱蒙了。
结果答错让答题止步,令董卿和康震等人表情凝重,很是可惜!那么我们现在来看一下,这究竟是一道什么题。
这是一道文字选择题,哪一句诗提到了大屏幕上的器物?
大家看完图片和诗,能答出来吗?三句诗里面,分别说到“爵”、“觞”和“樽”,这几个器皿我倒是在古诗词中经常看到,但是他们具体长什么样子,脑海中真的没有什么印象!我当时也是看了又看,答不上来,所以我也跟小女子朱彤一样,乱蒙了,也悲催的蒙了个C,“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的这诗,是我非常喜欢的,大天才就是大天才,碰到一段难走的路,都能留下千古绝唱,古今真的没有第二人了!但是我也突然意识到“樽”不是图片中的样子,还有“爵”,我脑海中也有个大概印象,是有三只脚的。
带“爵”的诗句“醉里不辞金爵满,阳关一曲肠千断”,是出自五代词人冯延巳的《蝶恋花·几度凤楼同饮宴》。
蝶恋花几度凤楼同饮宴五代冯延巳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蜡烛泪流羌笛怨,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醉里不辞金爵满,阳关一曲肠千断。
冯延巳也真是写词的高手,是真有才,要是没有他,估计就没有李后主的词,也没有晏殊欧阳修们的词,更不会有整个宋词的繁荣!
但可惜的是他的人品是真的差,所以他流传下来的词还多是唱酬功用的词,不过早期的词,就是逢场作戏时候拿来唱的,不是后来词作者真实感受的表达!所以冯延巳是高手,就不足为奇了!
扯远了,赶紧拐回来,所以用排除法,我选出答案应该是B。难道图片中的器皿叫“觞”?
马上董卿公布答案,答案就是B选项的“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这一句是出自杜甫的难得豪放洒脱之作《饮中八仙歌》!
饮中八仙歌杜甫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斗酒一作:一斗)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估计也是“酒壮豪情胆”了吧?李白的“斗酒诗百篇”,就是从他这里定位了!
撇下冯延巳和杜甫还有诗词大会舞台上的才女,我们重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