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珠宝品牌如何成为有文化价值的“贵族”?在新的发展阶段,怎样传承好我国黄金珠宝文化?国内黄金品牌靠什么走出国门,成为真正的国际品牌?
在12月17日至18日举办的“首届中国(莆田)国际黄金珠宝文化论坛”上,来自政府部门、黄金珠宝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校等各界人士围绕“新时代·新机遇·新市场”的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莆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祝海辉
福建省莆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祝海辉出席论坛并致辞。他表示,此次论坛在莆田首次举办,既是全国黄金珠宝届的一次盛会,也是莆田金银珠宝产业的一次盛会,对带动莆田金银珠宝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莆田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引导本地企业在做精特色、做强创意、做大品牌等方面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子,也将吸引在外莆商发挥金银珠宝零售终端优势融入莆田金银珠宝产业发展,形成内外联动的发展格局。
深圳黄金珠宝文化研究会会长曹阳认为,要传承好我国黄金珠宝文化,不仅需要把其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提炼、展现出来,还需要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提炼并展示出来。
深圳黄金珠宝文化研究会会长曹阳
他认为,我们需要提炼精神文化标识,不能原封不动地将其照搬做成产品,而是需要进行创新性表达。“一方面将中国元素用世界方式表达,另一方面将世界元素用中国方式表达,双管齐下,才能真正体现出黄金珠宝的文化感和意义。”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陈四光也同样认为,中国珠宝品牌要想走上国际舞台,必须成为有品位、有文化价值的“贵族”。只有将文化价值植入品牌的理念中,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国本土珠宝业的流光异彩。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陈四光
他介绍说,这些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的深入推广和日渐活跃,使得各种文创设计越来越注重从传统文化汲取营养,富有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现代气息的手工艺品受到消费者的钟爱。
自然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标准化部主任杨立信认为,促进珠宝科技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要做好七方面工作,分别是:提高产品制造质量,提供高质量服务和消费体验,引导高质量需求,建设好行业生态环境,打造高质量产业结构,创造高质量投入产出,促进国内国际市场的融合。
自然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标准化部主任杨立信
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供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院长、教授郭颖认为,宝石学专业体现了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我们要打破以前传统的师徒制、作坊式,因为单一型的珠宝人才培养模式远远满足不了新的需求业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院长、教授郭颖
他建议,要学术、技术、艺术并重,打造“强化实践、注重交叉、引领时尚”的教学体系,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核心要素为牵引”的教育生态,达到课堂与实践相匹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美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时代在变,消费者在变,商业也必须要跟着变。业内领军品牌的发展和规划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