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真假易辨,是翡翠市场稳定发展的前提。翡翠的鉴定标准非常严格,必须是纯天然形成的翡翠才被认可,要求其内部结构没被破坏,颜色必须是天然形成的。某些宝玉石品种的鉴定标准,允许它有人工优化,比如加色、高温优化、辐射改色等。翡翠的鉴定标准,几乎杜绝了所有造假的可能性,只要是动任何手脚,都会被认定为B货或C货。翡翠的权威鉴定机构很多,大多数城市都有,鉴定费用也很实惠,给大众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服务。
玉没有真假,只能说好坏,有的玉虽然是真的,但只值几十元。在玉器界,玉器的价格高低主要看其色泽、材质、雕工和种别,成色和雕工较差的次等货进价便宜,有些只要一二十元就可买到。一般鉴定机构不会给出估价,而是对密度和材料折射率做出说明。不仅如此。这类珠宝玉石的分级也是没有任何参考标准的,如果没有专业的水准,切勿轻易深入此行。
在谈论翡翠的时候,经常提及“种水”,对它的通俗理解就是够不够亮、够不够透。晶莹剔透的翡翠,表面呈现出玻璃光泽,称之为种水好。完全不透明的翡翠,表面呈现出蜡状光泽,看起来和普通石头差不多,称之为种水差。种水的好和坏是相对而言的,每个人的标准都不同。
在大多数学术探讨里,翡翠的“种”和“水”是两个定义,“种”是翡翠的结构与构造,“水”是翡翠的透明度和表面反光度。种是内在的起源,水是外在的表现,两者其实是个统一体,甚至可以理解为因果关系:因为种好,所以水头好;因为结构细腻,所以呈现出透明状和玻璃光泽。
行内有句话“内行看种,外行看色”,这句话表达了种水的重要性,种水对翡翠的价值起着决定性作用。种水较好的翡翠,结构致密,透明度高,表面光泽强,看起来很有灵性。种水较差的翡翠,几乎完全不透明,呈现出石头的外观,原因是晶体结构不够致密,矿物颗粒比较粗大,甚至用肉眼就可以看到。
如何判断一件翡翠的种水?最主要是看外在表现,如果翡翠表现出很强的玻璃光泽,甚至起荧光,哪怕它的内部有棉,也算是种水很好的翡翠。观察翡翠的内在结构来判断种水好坏理论上是可以的,实际操作却并不容易。因为肉眼的识别度很有限,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不会随身携带高倍放大镜。种水不同的翡翠,其内部结构虽有不同,但并不容易分辨,以此来判断翡翠种水的难度很大。只有翡翠行业的专业人士,在原材料交易的时候,才会广泛使用这种方法。
同件翡翠在自然光、阳光、白光灯和黄光灯下,甚至白色、黑色、灰色等背景布,都会导致拍摄照片的效果不同。黑色背景的照片,绿色会显得更浓艳。白光灯下的照片,种水会显得更通透。黄光灯下的照片,能隐藏很多的瑕疵。阳光下的图片,翡翠色调会显得更阳。
拿到翡翠的第一时间,不要急于找手电筒看透光。打灯看透光,主要是检查翡翠内部有无纹裂,并不能以此判断种水和品质好坏。通常在手电筒的强光下,能看见的往往是灯光,反而更容易忽略翡翠的内在结构。要正确判断翡翠的种水,一定要多观察翡翠本身的细节,不要盲目依赖于使用手电筒,手电筒只能作为观察的辅助工具,并不值得提倡和推广。
常说翡翠的“种老”和“种嫩”,这两个形容词是相对而言的,主要指翡翠原料的形成年份,这只能靠丰富的经验来推测,暂时还没有实验室方法广泛应用于检测。初学者可能接触翡翠较少,还无法完全理解这种相对的概念。总体来说,种老的翡翠质地细腻、结构致密,还可能呈现出胶感或荧光等特性,表现通常都优于种嫩的翡翠,但种老、种嫩并不是判断翡翠种水好坏的唯一标准。
真翡翠也叫作“天然翡翠”或者“A货翡翠”。它是指在正常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翡翠,内部结构没有被破坏,颜色也是纯天然形成,只从原石经过雕琢抛光等工序,变成了可佩戴的翡翠成品。
经过强酸处理,结构被破坏的翡翠叫作“B货翡翠”,经过添加填充物改色的叫作“C货翡翠”,既经强酸处理又加色的叫作“B+C货翡翠”,这几种的共同点是对翡翠进行了化学处理。还有用其他材质冒充翡翠的叫作“D货翡翠”,比如塑料、玻璃、石粉等,也可以当做假翡翠来看待。
国家认可的翡翠鉴定机构有很多,鉴定证书也有很多种样式,一般有以下标志:CMA、CAL以及CNAS/CNAL,以上三个标志任何一个都有效。
某些个人和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组织,其出具的鉴定证书,都不具备公信力和参考价值。近几年就出现了一些伪鉴定机构,比如某科学研究所,某艺术品投资公司,某文物检测公司等,经常出具各种非正规鉴定证书,为某些翡翠骗子的假翡翠做背书,以达到欺骗消费者的目的。
分辨鉴定证书真伪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证书上有钢印或者防伪标志
鉴定证书上有鉴别单位电话,可致电查询鉴定结果
投资者要注意看鉴定者的签名。一般来说,鉴定证书需两个鉴定师签字确认才有效,一个是鉴定者,另一个是校核者。
证书上有鉴别单位网址,可在网站输入实验编号查询鉴定结果(早期鉴定证书查询不到的,可以通过电话查询。一周内做的证书,信息可能还没及时录入数据库,导致暂时查询不到)。
除了看鉴定证书真假之外,还要防止翡翠被“调包”。有些人会用天然翡翠的证书,配上极相似的B货翡翠。此类骗局常见于翡翠手镯或戒面,因为手镯和戒面的外观相似,如果不仔细分辨,容易误以为实物和证书照片是同件翡翠。如果发现翡翠质量和证书数据有较大差异,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此类骗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