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爱玉之国,玉文化博大精深,玉器历史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它见证社会的变迁,美化人们的生活,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
玉螭凤云纹璧战国故宫博物院
玉文化传承千年,依然流淌在华夏文明之中,经久不衰,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玉器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许多至今对现世影响较大的玉器之最,看看你是否知道
Themostfamousjademaster
古代最有名的玉器大师
明代有一位著名的玉匠人,陆子冈,在玉雕界里,他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出身名门,自幼熟读诗书,且从小喜爱雕刻。还四处求艺,潜心钻研雕刻,技艺精进又大胆创新,在琢玉中练就一手绝技。
陆子冈像
他在雕刻玉石挂件时,一般会把它设计成长方形或方形,宽厚敦实,犹如牌子,故而称其为子冈牌。让玉牌真正成为一种玉雕艺术门类。
青玉子冈款一统炉明台北故宫博物院
炉四周浅浮雕山水、松鹤、人物,并有诗云:苍松凌碧汉,玩鹤集瑶仙。下有子冈连珠印。底刻一印曰:永宝。
子冈牌的雕工,非常细致,整体虚实相衬、疏密得当,线条生动流畅,题材设计精巧,内容包罗万象,加入书法、绘画等艺术,玉料品质很好,故而大受欢迎,受到不少人的称赞。
白玉螭纹花鸟子冈牌明故宫博物院
张岱在《陶奄梦忆》里曾说:“吴中绝技,陆子冈治玉之第一”,“可上下百年保无敌手”。万历皇帝,听闻子冈的名声后,还招他进宫专为皇家服务,成为名闻朝野的玉器雕刻大师。
白玉“子刚”款合卺杯明清宫旧藏
高8.3cm、口径5.8cm。玉料青白色,有褐色沁,足部甚重。杯为两个圆形直筒器,由绳纹连接而成。底有兽首足,一面镂雕一凤作杯把,另一面凸雕分别趴于两筒壁的双螭。两螭之间,在绳纹结扎口上琢一方形饰,上有“万寿”二隶书铭。杯身两侧分别有隶书铭文各一组和杯名及款识各一。其中一组铭文是:“湿湿楚璞,既用既琢。玉液琼浆,钧其广乐”。末署“祝允明”三字。诗的上部在绳纹之上有“合卺杯”名;另一侧的铭文是:“九陌祥烟合,千香瑞日明。愿君万年寿,长醉凤凰城。”诗上端与“合卺杯”相对称之处有“子刚制”三篆书款。
陆子冈的成名,带动了苏州玉器雕刻的发展,所雕刻的玉器誉满海内外。故而清代苏州玉行将陆子冈供为师祖,顶礼膜拜。足以见得,陆子冈的影响力之大!
白玉“子刚”款合卺杯明清宫旧藏
高8.3cm、口径5.8cm。玉料青白色,有褐色沁,足部甚重。杯为两个圆形直筒器,由绳纹连接而成。底有兽首足,一面镂雕一凤作杯把,另一面凸雕分别趴于两筒壁的双螭。两螭之间,在绳纹结扎口上琢一方形饰,上有“万寿”二隶书铭。杯身两侧分别有隶书铭文各一组和杯名及款识各一。其中一组铭文是:“湿湿楚璞,既用既琢。玉液琼浆,钧其广乐”。末署“祝允明”三字。诗的上部在绳纹之上有“合卺杯”名;另一侧的铭文是:“九陌祥烟合,千香瑞日明。愿君万年寿,长醉凤凰城。”诗上端与“合卺杯”相对称之处有“子刚制”三篆书款。
TheearliestjadearticlesinHanDynasty
年代最早的汉代玉器
在年的一天,咸阳市新庄乡的一位农民,在元帝渭陵附近取土时,竟偶然发现了一个被烧焦红土裹着的东西,清理后发现,竟然是一件极品玉器—玉羽人奔马。
这件玉器,是发现年代最早的汉代玉器,玉质洁白无瑕,运用了羊脂玉雕刻,由奔马、羽人、踏板三部分组成。
圆雕玉仙人骑马西汉咸阳博物馆
遗产君摄年汉元帝渭陵陵区礼制建筑遗址出土,同时出土的玉熊、玉鹰、玉辟邪等一组珍贵的西汉圆雕玉器,都极为精美圆润。这件为羊脂玉,玉马呈昂首挺胸奔腾状,张口露齿。背上骑着一羽人,一手扶马颈,一手拿灵芝。
圆雕玉仙人奔马西汉咸阳博物馆
蔺阿霾摄玉器工艺高超,通体圆润,尽管形体不大,但是它的造型威武雄壮,马儿腾跃飘逸,矫健骏秀,自由奔放,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充分体现了汉代艺术的造型特征。
Thelargestjadeproduct
最大的玉制品
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存放着世界上最大的玉器,中国国宝级文物---《大禹治水》玉山。这件玉器高厘米,宽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kg,能想象它有多大吧。
这件玉器,雕刻了大禹治水的整个故事场景,崇山峻岭、峰峦叠嶂、流水飞瀑、遍山古木苍松、栩栩如生,完美展现了大禹率领民众开山泄洪的宏大场面。
根据史学家分析,乾隆下令打造的这一作品,也是希望自己能像大禹一样,千古留名,彰显自己的丰功伟绩,凸显自己的明君形象。
大禹治水图玉山(局部)清故宫博物院
它用料多,耗时久,雕琢精,凝聚了无数工匠的智慧和汗水,由清代的扬州玉工制。最终耗时6年完成这一巨作,标志着我国玉石工艺的艺术顶峰。不愧为国之瑰宝,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品。
这件作品,还备受乾隆的喜爱,甚至为它写了一首诗:功垂万古得万古,为鱼谁弗钦仰视,图画岁久或湮灭,重器千秋难败毁。为了妥善保存它,将其安放在宁寿宫乐寿堂内,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如今还能完整保存,实在是难得。
Thefirstancientjaderesearchwork
第一部古玉研究著作
在中国的玉器史上,有一部重要价值的巨著,对玉器的研究影响非常之大,书中玉器有大量的考证。它就是《古玉图考》。本书作者是著名学者吴大澂(chéng)。
吴大澂本人,喜欢玉石,并精于鉴别,在写本书时,广泛收集资料,将自己见到的和收藏的古玉,在经过深入的考证后,编写了这样一本书籍。
书籍总共收录了近件玉器,并且按照了尺寸、名称、用途、年代的分类进行文字说明。每一类别的玉器,都有配图,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直观易晓,绘图精确,标注翔实,很是值得一看。
这本书籍在问世以后,便震撼了国内整个收藏界和学术界,在中国收藏占据有重要地位,在中国的古玉研究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堪称古玉研究经典之作。
SpecialFunds
年代最早的俏色玉器
俏色玉器,也叫做巧雕,巧妙利用玉料天然的颜色进行雕刻的工艺,最开始,大家都认为这种工艺始于明代中期。
青玉雕佛山子明故宫博物院
直到有一天,在距今年前的殷商时代,商代晚期的妇好墓中出土了一件俏色玉龟,打破了这种认知。这件玉器深色部分做了龟的背壳,白玉的部分作了龟的头尾和四肢。
俏色玉龟商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俏色圆雕,长颈,小眼睛、龟背、龟爪俱作黑色,活灵活现。
神态生动、自然有趣。是一件典型的俏色玉器,这表明,俏色工艺最早始于商代晚期。这是最早的一件俏色玉器。
后世的很多玉器上基本都能看到俏色玉雕的影子,这已经是古代玉器的超高雕刻工艺和色彩审美,也是玉石行业中一种难度极高的绝活。最能表现玉匠的创意和思想,最容易出效果,一般在玉料价值相同的情况下,俏色玉雕价值更高。
辽金人物山子国家博物馆
俏色荷蟹玉坠首都博物馆
历史上的玉器,还有无数个“第一”,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它们代表着人文精神,承载着中华文化之魄,这无不反应着中华民族的爱玉心里,愿这样的文化一直闪耀夺目!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古玩送拍及服务
服务时间:全天(24h)联系人:上海大鉴拍卖有限公司
送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