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岁一枯荣翡翠玉石雕刻艺术如何表达万物

周而复始,万象更新,有生就有无,有荣就有枯。在翡翠玉石雕刻艺术中,除了用满色的艳绿来表达生机勃勃,还有一种手法也可以从反面去刻画生机,那就是通过枯萎的事物去反衬万物的繁盛即将到来。

枯,是一种美态。

冬天到了尽头,下一刻就是春天!苏轼就曾提出“枯澹”的说法。他认为追求淡泊,而淡泊到极致就是“枯澹”,一种超然的美。在《评韩柳诗》中,他写道:“所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是返璞归真的一种极致。

这件玉雕作品名为《欣欣向荣》,在树叶凋零、动物休眠、大地陷入寂静之后,万物的养分在严冬里厚积薄发,初生的翠绿就在这纯粹、深刻的黑暗里等待暂放的一瞬间。而玉雕师通过俏色巧雕,把这一类以永恒的方式固定下来,以枯为美,不是为了刻画枯,而是为了突出荣,突出为了荣而静候最好的暂放时机。

枯,是一种境界。

《老子》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古人把一阴一阳的运行变化称之为道,人从天道变化中得到了善,人性使天道赋予人的这种善得到完成和显现。成之,是说人秉受天道之善是通过人性来实现的。

枯荣正是体现了这种价值和境界。佛家说魔由心生,这件玉雕作品《魔性》正是用一白一黑两种颜色刻画老和尚顿悟一瞬间的境界变化,把枯荣两种境界以人物角色的内心变化幻化出来的色相来表达,看似冷硬清瘦,枯槁无力量的老和尚,在精神和心境上却有无上力量的凝聚,以克制心魔,终归大道。

枯,是一种绝色。

枯不止一种颜色,对植物而言,枯是黑褐色,是生机消逝后的留存,对大自然而言,枯是雪白色的,对动物而言,则是一种期待日光照耀的金色。这件玉雕作品《最美冬日》雕刻的主题正是在冰天雪地之上,无数物种蠢蠢欲动,荣与枯形成了一种互动,达成了一种美的张力。正如那句,“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从某种精神层面上看,与春天的那种转瞬即逝,是须臾的、反复的、残酷的翠色烂漫相比,枯冬的那种寂寞的永恒感,是生命必须经历的不变的序章,更容易引起情感细腻的文人玉客的共鸣。

枯,是一种力量。

唯有在最枯寂的冬天,才有最顽强的生命力;即便是体态已衰老,也无碍生命活得灿烂。

在花道中,枯荷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花材。不管是叶片已变得斑驳,还是翠绿的叶色褪去,当人直面这片枯荷,细心体会它的生命脉络,,斑驳、粗糙都变成了某种生命的勋章。

这件名为《荷韵》的玉雕,尚玉之风,千古一同。荷之高洁丰茂、亭亭玉立、临风摇曳,出淤泥而不染之种种风韵和品格历来受人推崇。本作品玉质温润、随形就势、刀痕刚劲、造型拙朴,荷叶筋脉清晰,与行将怒放的莲花相得益彰,互为映衬,使整个器物刚柔相济、妙趣横生。

就像爱神维纳斯雕像上的那对消失的手臂,她既是爱神、美神,同时又是执掌生育与航海的女神,却偏偏失去最美的手臂,外形上是残缺的,但精神上却充盈着的却是时间的力量、永恒的力量,是现代人文艺术的活的源泉。

枯荣,是玉雕师向生命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6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