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玉雕的认识,可能仅停留在切片、划线、雕琢、打磨上。可事实上,雕刻却是个极为复杂的创作过程,是雕刻师与和田玉之间的交流沟通。
一、线雕浮雕
线雕和浮雕属于比较传统的玉雕技法,是在玉石表面以线条勾勒,并通过高低差构成图案的一种手法。
理想中:高细高密年糕料
由于对线条和光感的依赖度较高,这种技法常常需要在细腻致密的平面上进行。
现实中:内不如外玉包石
但大多数情况下,浮雕和线雕都出现在一些玉质外细内粗,或者石性较大的料子上。
通过线条对表面进行处理,避免过度雕刻暴露出内部的不足,过犹不及。
二、掏膛镂雕
掏膛和镂雕是对工艺水平要求极高的玉雕技法,是一种通过去除部分玉肉,制造镂空效果的手法。
理想中:料性好的完美品
因为会改变原石的受力结构,所以对材质的韧性、延展性、完整度都有一定要求。
现实中:脏黑白棉多而深
但在现有条件下大多数镂雕和掏膛制品,其实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产物。
玉石中经常出现的白棉黑点不但较为分散,而且位置往往较深,只有通过掏膛镂雕才能够有效去除。
三、随形圆雕
圆雕是最能保持玉石原有形态的玉雕技法,是一种随玉石形状来设计雕刻的手法。
理想中:完整一气好独籽
因为对原石的完整度保留较好,圆雕最适合的创作素材,就是那些一气呵成的整颗原籽。
现实中:切料风险不可知
但真正了解雕刻的藏家肯定都知道,圆雕最常出现的,其实是在那些不想切,或者是不敢切的料子上。
当开料没有把握的时候,圆雕可以保留原籽的基本形态,也留下了更多的可能性。
四、阴雕透雕
阴雕和透雕是最能展现和田玉灵秀之美的雕刻技法,是一个对原石做减法的过程。
理想中:轻灵俊秀玉牌子
苏工和海派都对这种风格情有独钟,常能见到一些玉牌上同时出现这两种工艺。
现实中:内外有伤多瑕疵
实际情况可能会让人有些失望,透雕与阴刻减掉的玉石,大多数都是带有明显瑕疵的部分。
阴雕是切除的第一步,如果还是去不掉就会透雕,务必把问题处理干净。
五、俏色巧雕
俏色巧雕其实是多种雕刻工艺的组合运用,是最重视利用原石特色的雕刻技法。
理想中:皮色出彩真精品
苏工作为俏色巧雕的集大成者,其成品常常令人十分惊艳,对籽料皮色的妙用可谓是匠心独具。
现实中:巧妇难为无米炊
可惜现在的俏色巧雕却有些进退两难,籽料资源的枯竭,直接影响了雕刻材料的供给。
很多雕刻师尝试将俏色巧雕工艺运用到籽料以外的玉种,甚至其他一些材料上,创造出了许多巧夺天工的作品。
看完之后是不是觉得很意外?下次说“如果没雕就好了”之前,想一下原石真实的样子,可能就会对玉雕师们肃然起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