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玉器不惜工本以显示其温润晶莹之玉质美

现如今玉石已经深入了我们的生活,即使是寻常百姓,也能够随意买上一两块玉石,进行佩戴或把玩,但是这种事情放在古代是万万不可能的。因为在古时候玉石是贵族的象征,只有有权有势的人才用得起,平常百姓连见的机会都没有。以前不仅仅是玉石昂贵,加工的费用也是非常昂贵的。那么一件玉器加工成本到底有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地了解一下吧。一七七六年时还是乾隆执政期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影响了整个清朝玉器交易的大事儿。由于当时皇帝非常喜爱玉石,所以任命了一位大臣专门为皇族采购和田玉石原料。后来这位大臣被查处,从家里搜出了十万余两的玉料玉件,其中一柄玉如意最珍贵,卖价竟然叫到了四千两。要知道当时当官的大臣俸禄并没有特别高,即使是一品官员一年的俸禄也才一百八十两,这得多少年的积蓄才能买得起一柄玉如意啊。所以说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来说,这件物品的价格简直是天价,一般人根本就承担不起。那么这件玉器到底贵在哪儿呢?玉料昂贵要说玉石制品为什么这么贵,首先就是它的原料确实非常昂贵。当这些玉石刚刚从西北地区出土的时候价格并没有这么高,每斤只值一到两钱。但是当这些原料运回到扬州苏州等地的时候,价格就翻了三四十倍,每斤的价格可以卖到三十至四十两。这其中包括人力费用,运输费用,以及各个中间商赚取的费用,每样费用加起来之后玉料就变得尤其昂贵。工本昂贵上面也提到了,皇帝对于玉器是非常喜爱的,所以在自己的爱好上也非常舍得下成本,只要最终的成果和质量让自己满意,花多少的金钱都是值得的。就拿当时一本玉册来举例吧,这本玉册雕刻的是《金刚经》,整册书一共有五十二页,连着封面和内侧页面都是用碧玉雕刻而成的。除了必须的玉料成本之外,加工费用大概在八百到九百两。由于当时宫内的玉器加工技师人数较少,所以这项任务是特意找的宫外的民间匠人制作的,价格比起宫内来说已经是要少一些了,就这样算下来每一页的人工成本都在二十两左右。整件玉器也花费了将近十六个月的时间才打造完成,这样看来这个价钱花的还是挺值的,慢工出细活,最终这本碧玉做的《金刚经》是流传至今的一件珍宝。多工种合作成本昂贵如果各位比较了解这些古代的玉器制品,那么一定知道这些玉器并不是单纯的由玉石打造而成,还会加上其他的一些昂贵的材料共同制作,比如说铜线、金子、宝石等等。这些材料在当时都是顶昂贵的东西,需要打造一件精美的玉器时就需要这些物品的加持,从而完成艺术的设计。这些物品需要用不同的雕刻以及镶嵌手法与玉石进行结合,一位工匠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因为大多数工匠只擅长一个领域的制作技法,需要做出比较高级的产品时,必须和其他的工匠进行合作。同时玉工也非常的讲究。画样、锯钻、做坯、做细、刻款等等过程通常也是由好几位工匠合作完成的,基本上一件比较完美的玉器需要同时八位工匠的合作才能够打造出来。而这些工匠每个月拿地奉钱基本上在三四两左右,如果技艺高超一点儿价钱还会更高。看了以上大家明白为什么一件玉器的价格会如此昂贵的吧,这其中都是时间人力物力的投入,所以能够出现四千两一柄的玉如意也不足为奇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5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