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说到收藏,不少人认为这是大人们的事情,因为他们已经参加了工作,有一定的积蓄,而孩子大多是未成年人,没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更别谈入手那些价值不菲的藏品了。其实我认为培养一个孩子对收藏品的兴趣并不是一定要提供那些动辄上千上万元的东西,反之,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受教育的阶段及他自己本身已有的爱好来对其提供针对型的藏品。这样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对藏品的兴趣。
阅读收藏两相宜-连环画
说起连环画,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俗称“小人书”,流行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一种小型便携式图书,特点是图文并茂,内容简明扼要。一本连环画的阅读速度也类似于我们现在碎片化时段的手机阅读。从费用上来看比较低廉,从日常生活阅读形式来看,连环画弥补了市场图书纯文字版叙述的不足,带有鲜明的直观性。
随着现在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大家都是机不离手。电子产品虽然方便,但看多了会造成用眼疲劳与视力衰退。尤其是现在处于身体发育期的青少年,更不能频繁地使用手机等电子阅读产品。父母们应该针对自己孩子平时生活与学习的实际情况入手一些翻印版的连环画作为配套阅读工具。这是因为老版由于市面流通过程过长,纸张老化,有的留有污迹,从卫生角度来看,不适合孩子去触摸。那新版的连环画的作用如何呢?
从孩子日常休闲阅读而言,若某些孩子会静不下心来看一本文字过多,图片过少的故事书,那就换一本图文并茂的连环画吧,效果肯定截然不同。从语文学习而言,现在教科书中的课文可以用一些与其内容相关的连环画配套使用,这样可以丰富孩子们的课外阅读。
现在外面不少书店都在开辟了连环画专售柜的同时,还提供了供读者阅读的个性化空间,例如钟书阁中的阶梯式阅读角,诚品书店专设的亲子区等;大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地方,让孩子们来阅读不同的连环画作品。
反观流通市场时间较长的老版连环画,大人们应准备相应的收藏工具来分门别类的放置这些连环画。保养时注意卫生。有时可以偶尔拿出与新版的连环画给孩子做个新旧对照即可。
生活轨迹的变迁-钱币
货币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经济角色,建国几十年来我们已经使用过了不同版本的人民币。而现在由于移动支付的盛行,我们现在几乎不用货币了,只要动动手指,在手机上即可完成,更别说孩子们到底是否对钱币的概念是什么。孩子大了以后要走向社会,但为了让他们现在能够了解货币的大致情况,应该从现在所用的货币作为他们入门的素材,而不要一上来就用哪种古币来引导他们,这是因为有的孩子还小,对这些“老八股”的东西还没有固定的概念,相反,可以考虑手头现成的货币:
不少老版本纸币与金属币已经退出了流通环节而失去了其使用的价值,不少家庭会存留很多,别一股脑地展示给孩子,先买些带有活动收藏页的纸币收藏册为工具,把它们按照不同的面值,不同的发行年代进行分门别类地收藏后再给孩子欣赏吧;
孩子们空闲的时候,让他们自己随便去翻阅的过程中,请大人们当一回“老师”向孩子们进行一个个介绍吧,这样可以使得他们间接地了解钱币的发展史,欣赏其不同版本的精美图案,渐渐知道它们不同的面值,最终目的是使他们脑海中形成一些初步的货币概念,为以后循序渐进地向他们灌输经济方面的知识打好基础。对于古代货钱币,可以利用节假日的空闲带他们去博物馆去观赏实物即可,有的博物馆还提供配套的多媒体讲解材料,可以让孩子看看玩玩,不求全解,但求初知即可。
初步探究的工具-矿石标本的收集与制作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矿产资源,热门收藏中的钻石、玉石、翡翠、彩色宝石、水晶都是属于矿产资源的一个分类。若特地花大钱去收藏上述精品,不如弯道超车的方式来收藏费用低廉的小型矿石标本吧。例如黄铁矿、水晶簇、石榴石、冰洲石、玛瑙与橄榄石等。这些矿石标本虽然在古玩市场中的流动摊位里都可以买到,而且大多都是真的。缺点是大小不一,很占家里放置处的空间。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有些一线城市的大型新华书店把上述矿石标本以合理尺寸的礼盒包装售出,深受青少年的欢迎。通过观赏这些矿石标本,可以增进青少年对学习自然这门学科的浓厚兴趣,增长他们对大自然的知识的初步了解。而且这些晶石费用不高,适合入手。
另外现在不少大型商厦都有手工体验作坊,里面提供各类晶石原石,材料打磨工具、各种金属配件与串绳等,各人根据自己的不同喜好来进行选择,同时还有服务店员在旁边进行专门的指导与协助。为了能让孩子能够体验一下矿物原石如何变成饰品的过程,可以让他们尽可能参与其中,看到不同晶石在切割过程中迸发的奇妙火花,打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自然味道,镶嵌过程中所经历的兴奋。,完毕后来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何乐而不为呢?
结束语
收藏可以从娃娃抓起,但也要有合理的方法,若不正确,结果适得其反,应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学习阶段与自身的爱好出发来量身定制型的进行引导,同时利用身边已有的东西与相配套的环境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在大人们的协助下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接触相关实物与亲手制作体验的过程中,他们会渐渐的产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