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一张假鉴定证书,把低劣货当优质货来卖,这是很多不法商家的惯用伎俩。近日,记者针对线上线下的一些珠宝玉石鉴定机构进行调查发现,这些机构可谓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既扰乱了市场,更严重欺骗和误导了消费者。对此,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管局率先制定并发布了全国首份珠宝玉石鉴定的团体标准《珠宝玉石检验检测机构良好能力规范》。
珠宝鉴定乱象存在已久,曾被媒体多次揭露真相。从鉴定机构到鉴定过程再到鉴定证书,均真假混杂。比如在某珠宝集散地,一张看似严谨权威的珠宝鉴定证书,没有经过任何检测,仅凭商家传来的图片和内容就盖着钢印“出世”了。类似这种假鉴定,多是珠宝商家勾结鉴定机构,蒙骗难辨真伪的消费者以获取暴利。对这种扰乱珠宝市场、侵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应当有效治理。
此次记者调查发现的问题更加离谱。有珠宝鉴定网店看照片作鉴定,5分钟出结果,就比较离谱;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竟然把一根充水透明塑料管鉴定为冰种翡翠。这简直就是珠宝鉴定领域的一个笑话,充分说明了所谓“珠宝鉴定”,实际上就是一种骗人的把戏。这再次提示有关方面对珠宝鉴定进行“打假”,同时也提醒消费者,购买珠宝玉石时谨慎看待商家提供的鉴定证书。
当然,也不是所有珠宝鉴定机构和鉴定结果都造假。消费者可以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