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当交易和买卖出现,以物换物的时代过去,货币正式进入人类的生活,钱由此诞生。尽管在古代,商人被排列在三教九流的最底层,但商人却是过得最舒适的人群。他们被批判是投机倒把的一群人,不过把货物从一处运送到别处,就能赚取丰厚的利润。他们却看不见商人在背后的付出,稍有不慎就会血本无归,落得个空空荡荡。
没有金钱人类或许无法存活,但人的生活里不只是有金钱的存在。著名的英国小说家亨利·菲尔丁在《阿米莉亚》中写道:“把金钱奉为神明,它就会像魔鬼一样降祸于你。”金钱带来的不仅仅是美好的生活以及物资享受,还有随之而来的风险。许多人被金钱所诱惑,成为了金钱的奴隶,干出了众多伤天害理的事情,就为了钱。这些人往往最终也没能落得个好结局,终究会遭到反噬,就像文物贩子一样。他们无比残忍为了得到“血玉”,把玉石直接塞进了活羊体内,过3年再杀羊取出玉石,就能卖出天价。但如此造假手段,可不会天衣无缝。
一、特殊的玉石
石之美者谓之玉,古人看来,玉石其实就是美丽的石头。这些石头都是天然形成,却具有别样的美丽,且产量稀少,很快就成为了上层人士们的喜爱事物。此后玉石大多被视作身份的象征,只有王公贵族们,才能佩戴价值连城的美玉。人们给玉石赋予了种种象征,认为它是高洁无瑕的代表,故而文人墨客们对玉石也很是喜爱,认为和自己的风骨很般配。可惜在古人看来,玛瑙水晶等其实也都归属在玉石的行列当中,此后时代进步,它们才有了更加细致的区分。而在玉石的种类中,有一种极为特殊的玉石,它就是血玉。
血玉的形成条件苛刻,大多都是从古墓中发现的,数量稀少。它很快成为了人们趋之若鹜的对象,财帛动人心,造假手段也日益增多。那些残忍的文物贩子,会把玉石塞进活羊体内,等3年后杀羊,取出玉石,它便从原本其貌不扬的玉石,成为了血玉,并且能卖出天价。
这样的造假手段成本低廉,很快大家都纷纷效仿,一时间导致文物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血玉。收藏家们自然不是傻子,他们也知道这些血玉大多都是假货,不过外行人就看不出来了。甚至在早期,造假血玉刚出现的时候,没有过人的眼力,就连不少老手都着了道。但随着猖狂的文物贩子们行动越发大胆,血玉也很快成为了人们重点的谨慎对象。而天然的血玉,和造假的血玉,其实也有不少差距。
血玉指的是出现红沁现象的玉石,不少玉石在过去被深埋地下,因缘际会吸收了土壤里的铁元素,才会呈现红色。不过有不少人都认为,血玉中的红沁,其实就是鲜血。古人的丧葬制度十分完善,流行厚葬时期,那些贵族们会在亲人咽下最后一口气后,把玉石塞进亡者的咽喉里。他们认为要封闭七窍,亡者才可以转世重生,否则便会消散在天地间。那些喉咙中的玉石,和毛细血管经历了长久的相处,有可能血液沁入了玉石中,由此血玉便诞生了。这些天然血玉,价格高昂,就连数量都很少。
二、血腥的制造手段
为此文物贩子才会动起了心思,来制作人工血玉。最早他们使用化学添加剂,来给玉石染色。可惜化学手段制造出来的血玉,看起来和真货差别很大,而且也不可控,血沁的部位更是不美观。根本卖不了大价钱,只能拿去忽悠那些好骗的外行人,内行人一眼就能看穿。于是为了赚到更多的钱,文物贩子们也在不断改良自己的造假手段。他们很快就开始尝试另外的方法,比如把玉石塞进狗的嘴里,也能制造品相更好的血玉。
把玉石塞进狗嘴后,封闭它的嘴部,让狗无法张开,被玉石折磨,慢慢窒息而亡。而后把尸体埋入地下,等待数年后将其挖出,从狗尸中掏出血玉来,和真正的血玉差别很小。不过很快这种手段也被发现,古玩这一行,人们多少有些忌讳。得知这些血玉都是从狗尸中掏出后,人们无比厌弃这些血玉。甚至还有被狗血给血沁的血玉带有毒性,会慢慢蚕食佩戴者的身体的说法也逐渐流传开来。顿时血玉的市场价值都下跌了不少,但真品依旧是奇货可居。一条路失败,当然换别的路就好了,文物贩子们可不会就此罢手。
他们此后找到的新方法,便是用羊来代替狗。把玉石塞到活羊的身体里,它们却不会因此死亡,把塞了玉石的羊精心照顾好几年,在3年后就能杀羊,从而取出被血沁的玉石。这样造假制造的玉石,看起来简直和真品没有丝毫差别,由于是在活羊体内待了3年,血玉无比的完美,不再像是此前被化学药剂染红以及从狗尸中取出的漏洞百出的血玉。很快这些血玉便以天价卖了出去,赚到了如此丰厚的一大笔钱,文物贩子们自然不会停手。他们逐渐开始变本加厉,增加羊的数量,企图得到大批血玉。可惜他们却不明白,血玉的珍贵就在于它的难得,一旦数量增多,那么价格可不会一直保持天价。
三、造假扰乱的市场
故而如今说到血玉,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水很深,最好不要轻易下手。可以用低价买几个来玩,反正看着都差不多,要是拿来收藏的话,就得慎之又慎了。文物造假一直都是文物圈内屡禁不止的行为,这些文物贩子们,头脑灵活,手上的工艺也很不错,否则不会把仿品做得极其逼真。可惜他们没有把心思放在正途上,要是去修复文物的话,一定会让许多文物重新焕发光彩。不过修理文物的人,和造假的人,在收入上的差距宛若云泥之别。或许被金钱左右下,人总是会动摇本心吧。
有时候造假的成本也很高,不管是书画还是瓷器,都得靠着细致的手艺才能产出。假货的大量诞生,也让文物市场被不断冲击。能够鉴宝的人,大多都是行业大家们,他们不可能每天都去市场上鉴别所有的文物。于是不少的古玩界,那些初入古玩圈的新人,或是想要来考运去捡漏的投机者,都被坑蒙拐骗,斥巨资买下假货。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而文物单单依靠机器无法检测全部信息,或许等待技术成熟后,造假才会被遏制吧。
结语
说到底,假货的大量出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文物贩子们想要赚取更多的钱,才会增加假货的数量。他们看中的只有金钱,所做的所有行为也不过是为了赚取金钱。许多人便是被金钱所引诱,才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论语·子罕第九》中有言:“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可惜真正品行高洁之人,从来不会忧愁自己的金钱,即便身处陋室,也可以安然自得。
这一份心境,就是旁人所无法赶超的。人们从小就辛苦读书,而后考上好大学,进入社会也想要找一份好工作。都是为了钱,在劳碌奔波。金钱是重要的,没有它寸步难行,生活缺少金钱,便没有安稳。但金钱不过是辅助品,要是想动歪心思赚钱,后果往往都无力承担。
参考资料:
亨利·菲尔丁《阿米莉亚》
《论语·子罕第九》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