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最憋屈的国宝,它明明价值不菲,由斤玉石打造而成,但却蒙尘于人世,委屈地当了足足年的腌菜缸。
它现在位于北京北海公园承光殿前。据史料记载,元太祖忽必烈缴获了一块重达数吨的玉石,他就让工匠把这块玉石雕成了一个大瓮,放在广寒殿内盛满美酒,用来犒赏建立战功的将士和朝臣。这件玉器的雕琢历时5年才完成,完成后忽必烈很满意,给这个玉器起名叫——渎山大玉海。
渎山大玉海采用元代最高的工艺,渎山大玉海高度约0.7米,口径是1.35米到1.82米,内侧深度约0.45米,重量是3.5吨。可容下斤美酒。由一块完整的独山玉制成,独山玉色斑驳,有多种不同颜色,又因为采用的玉石质量较大,断面较厚,整个渎山大玉海从外观上看呈青铜色。渎山大玉海内部和外部都雕刻柔和精美的纹饰,四周雕刻着波浪和飞龙、天马、犀牛、鹿及海螺等各种神兽和动物。等造型丰富,栩栩如生。
当年忽必烈把渎山大玉海放在广寒殿,但随着元朝的覆灭,这件大玉海就被遗忘在了广寒殿的一个角落。朝代更替,又到了明朝时期,一场大火烧了广寒殿。后来渎山大玉海又被搬进了真武庙,庙里的道士看它又占地方又无用,干脆洗干净了拿来腌咸菜。就这样几百年过去了,真武庙已经破旧不堪。
清朝乾隆需要重新修缮,这个时候,有名工匠发现道士用来腌制咸菜的缸不一般,材质竟然是玉石!道士一听赶紧把咸菜掏了出来,里里外外洗个干净,放在园中的假山旁,里面放满水,就当是个景观。
再后来有个翰林院的学者来到这里,一眼就看出这个大翁的与众不同,看到这一不凡的玉钵,认为绝非民间的器物。他们翻寻资料,反复考证,惊喜地发现这就是丢失数百年的元代广寒殿前的大玉海。于是报告给乾隆皇帝,通晓历史文物的乾隆喜出望外,于乾隆十年(年)命内务府拨银十万两买回玉钵。但他没有同时移回底座,而是另刻汉白玉底座改置玉钵,一同置于北海团城承光殿前。
如今渎山大海存放在北京北海团城承光殿中,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一睹国宝的真容,只要是学习玉石的专家,一定会前来观赏独山大于海,就像是证明自己在玉石这一行当中入了门,普通百姓也因为独山大于海的经历而感到好奇,总会对这个硕大的储酒缸多看上几眼,是伯乐总会遇上千里马,珍珠迟早会发出夺目的光辉,不会永远掩埋于淳朴中有价值的宝物,是一定会被发掘展示于世间的。人也是如此。
: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