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石欣赏汉代龙凤珮

龙凤珮,汉代。高7.9cm,宽13.4cm,厚0.7cm。和田玉质,白中偏黄,褐色沁,片状,双面雕。

玉珮形制优美。玉龙呈“S”形,蜿蜒游动。一凤穿梭其间,昂首、挺胸、舒尾。拉丝镂空,凸显构图的精美。玉龙身形修长,龙首琢水滴形眼,长眉梢,上唇向上翻卷,张口,上下琢利齿。龙身轮廓琢斜坡状弦纹,内饰精细的浅浮雕卷云纹,卷云纹由两颗谷纹演变而成,排列整齐而密集,状如龙鳞。玉凤亦琢水滴眼,张口和鸣,凤冠凤尾舒卷流畅,股肱凸起,整体呈凸弧面状。凤身光素,只寥寥两笔浅阴弧线装饰。

龙凤珮的雕琢极具匠心。代表着汉代玉雕的最高艺术价值。它突破了礼器制式的限制,又不似葬玉琢制时间仓促。可以有形制、纹饰的突破与发挥,可以融入王侯新的观念与审美,可以有新工艺的介入及精雕细琢。这件玉佩的琢制,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龙凤的设计充分体现了道家的阴阳思想。首先在龙凤形体的设计上:龙为阳,边棱切割棱厉,以减地浅浮雕饰之,纹饰繁复,阳中有阴;凤为阴,边棱修磨圆柔,而凤身弧面凸起,不加装饰,阴中有阳。其次在龙凤的动态设计上:一主一从,一顺一逆,一正一反如同太极图。龙为阳,布局上占主体,周环而不闭,体现阳刚之美;凤为阴,依附从属,肢体舒展而灵动,展示阴柔之美。阴阳二气互补相生,游龙翔凤和鸣呈祥。真实再现了汉代王侯的思想理念与审美追求。

龙凤珮玉质莹润,历经两千余年的沧桑,玉表解理成桔皮状,凹凸自然而不规则。褐色沁由浓渐淡,晕散自然,局部有半浅牛毛纹,美艳非人工染色可比。且玉珮通体玻璃光泽,细微处可见沁在工后,光在沁上;由内而外漫散射的宝光,非手工琢磨不可生成,非数百年上千年时光不可形成。整件玉珮,老器如新,美到极致。会让外行生手产生新仿的误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6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