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奇怪,同样一件事情,总出现两种或很多种的想法,终结果却都一样,要么得到了,要么失去。至于值不值得,只有旁人知道,自己是不知晓的。
前几天,朋友买了一块玉石,说是鉴定出来花了十多万的,结果只值几千块钱。不觉世界的错综复杂,人的万分险恶。但在我们看来,或许都不是什么事情。赌石赌的倾家荡产的人大有人在,花了十几万对比其那些人来说也就九牛一毛,不足挂齿。
后来,一个朋友问我为什么对于这种事情,会说出这么不着边际的话,以我的性格,好似不该是那种浮夸的人。于是我和他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说着的时候,就好像在昨天发生的一样,或许是对于我来说,太过于深刻,或是太触目精心,但我不说那些浮夸的玉石。确实是存在的就在我身边发生的故事。
奥运会之前,陪着北京来的几个朋友去相玉,顺便拜访了一下之前的老师。那时候,赌石因为大家都有了闲钱,就变得很盛行了。也确实这就像是“赌博”一样,很多人也确实见了很多漏,由此发了很多大财。
但是这次不同的是,老师身板多了一个江浙的老板,说是老师的朋友介绍的,今天要跟着出来见识一下,以我对于上海人或是苏州人的了解来看,其实这些所谓的老板要么就是高工程的,要么就是做什么生意的。但绝非是第一次赌玉,可能之前看过很多的朋友玩过,于是便跟着朋友来瞧瞧。之前也听说过老师带着好多老板买了很多石头,当然赚多亏少。毕竟专业的玩这个东西好多年。自然不会亏待这些大佬。但老师却从来不会多拿别人的一分钱,该给佣金他就收了,多给的从来不要。作为一个前辈,这也算是职业素养。
但这次这老板感觉就是那种,投机的商人,旁边的那几个应该是他的跟班,大个儿一口流利的东北普通话,北方人那种坦荡不羁的形象。搭在这带着眼睛又有几分儒商气质的老板身上。还有一个应该是广州那边的,又瘦又小,头发有点像稀疏发黄。毕恭毕敬的站着,看着很朴实。为什么这老板那么让我记忆深刻,因为看上去确实有点像是小学课本里面鲁迅的形象。对于第一印象极其深刻。
当然也是因为那天,一块砂石皮的原石也让我见识了什么叫做“豪赌”,当是师傅给他推荐了一块砂石皮的毛料,说是开价不要过1万,绝对不会亏,玉石生意嘛。一刀下去才见真谛。当然真谛就是一夜暴富或是一刀命丧。但不然,对于这些老板赌石,其实从内心来说,我比较拒绝的。这些人其实并不懂玉,但是赌石头来无非就是消遣娱乐罢了。说到真真爱玉石的,其实没几个。但不然中国来说,从古至今,投机的人居多。所以在我印象之中,其实现在的这个社会就是一个机会主义者的世界。
当天,这个石头在我们几个的注视下切开,当石头切开的瞬间,在场的几个人无不惊艳,满绿玻璃种,价格至少翻了十倍。但和其他的人不一样的是,老板却没有流露出任何一丝喜悦,一般的人都会很惊喜,甚至好似中了百万大奖一样,当场在琢玉店老板的介绍下,玉石出售给了一个当地的玉器加工商,转手就卖了几百万。后来老板要给师傅分一半,师傅说他只要他该有的几千块。其他的都不要,师傅自然也是懂的,拿多了以后做起赔本的事情来,自己难免会内疚。但是处于好心,师傅也是催促这老板见好就收,办完事情赶紧离开就是了。
但凡有点赚头的事情,人的心理总是贪图的,老板也是一样,说是过来谈生意的。自从赚了这么一个好买卖,不由得想考这石头再博一次。可赌博这是一件很靠运命的事情,更何况开石头的这种事情,一夜倾家荡产,一刀命丧黄泉的大有人在,但是想一直“赢”的人,却很少听说。而第一次赢了的却大有人在,但后来搭进去的也大有人在,甚至命都没了的也有。
说来也怪,这江浙老板,自从赢了第一块石头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偶然遇到也都是在一些大的赌石现场,最后一次见到他时候,是在一座大桥头上。那晚,快要入夜的时候,骑了单车回家,却在桥头看见一个熟悉的背影,他从桥边看了我一眼,不经意的熟悉的感觉,然后一声“伙计”把我叫住。当是我也不以为然,却却被这个声音和背影带回了初见的时候的回忆中。但此时的老板,早不是当年哪个儒商,而更落魄的像是一个孔乙己似的人物,当然这期间发生了什么我是不太清楚的,之觉得那些年的哪个商人,和现今的这位,感觉就像是赌输了一块石头,打开之后一文不值,也没有任何的办法,或许人生也就这样吧,好看的皮开了个好看的口子,但是不知足的我们却老是想去切开看看,后来有人赢了有人输了。剩下的只有自己才知道了。
玉石同样如此,喜欢的价值可以说无价,不喜欢的不就一块石头罢了,就好似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