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篇文章,里面有个理论是这么说的:一等文玩拼创意,二等文玩拼工艺,只有三等文玩,才拼材质,不知大家看到这什么感受,但我承认我笑了……
其实我蛮理解作者,为了写文拼命找观点也是不容易,毕竟小编也常常为此苦恼,而以上这个出人意表的观点,想必也让作者本人开心挺久,但是观点“独树一格”,可不代表就是对的,说实话,这个观点根本经不起推敲,作者说,如果你一味的追求材质,那就会落入商家的圈套,比如“稀缺性”
这话听着有点道理,因为但凡珍贵的文玩玉石,哪一个都少不了因为“稀缺性”,但是一件文玩之所以受到大众喜欢,其最关键因素却是“材质”,而“稀缺性”只是辅助,材质好,同时具备“少”的条件,自然是又贵又受欢迎,打个比方,和田玉籽料、沉香
材质好,但原料并不少,比如海洋玉髓、树籽,以平、靓、正取胜,依然让它拥有许多的受众
而如果现在一块普通的石头,有人把它雕成了“花”▼
但那又如何?改变不了它依然是石头的事实,一颗象牙果,雕成一只小鸡,有创意吧?栩栩如生▼
但这能改变它只是一颗象牙果的事实吗,好的创意和工艺,能赋予物品更高的价值,这是肯定的,所谓“创意无价”,我也同意,但这个“无价”,有可能是天价也有可能是一文不值,所以对我来说,这观点压根不需要太认真去反驳,去一一论证,只要给大家做一个选择题,立马就分高下了,下面两件文玩,如果给你选,你选哪件?请遵从自己的内心▼
1号:无任何修饰的籽料
2号极具创意的石头雕件
好的创意,不会让人忽视,但不足以让它战胜“材质”,除非它的“工”与“作者”,能同时为它“加持”,有人不明白这么浅显的道理,为啥要特意开篇来说,很简单,我怕新手被误导,说到这,咱就不得不提起圈里的至理名言,“文玩无贵贱”,是的,文玩确实可以无贵贱,可偏偏“人心有高低”啊,试问谁又真的能做到一视同仁呢
如果不行,我们就不应该误导消费者,作者甚至拿一些名字画来作比喻,比如中国公认的三大行书作品,《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它们全是作者在情绪激动、灵感爆发时候的随手作品以至于后来即使是作者本人,都无论如何无法超越,于是他认为这便是“无价的创意”
然而它们跟文玩有可比性吗?压根是偷换概念吧?其实无论是籽料还是石头,我更愿意提倡让大家文玩随心,每个人的审美不同,你真心觉得雕成花的石头更美,那你就玩石头
你觉得当然籽料更好,那你就玩籽料
不必要为了跟风而违背自己的心意,只要在当下,你的眼光、你的学识,配得上你自己的审美,就足够了,哪怕过后可能会后悔,至少曾经爱过,对吗,来,偷偷告诉少,上面的选择题你选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