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市场上,出价就必须买的行规前段时间视频上有这么一幕。一个意识,老板在拉着一个小年轻的衣服。不让他走。很多人在那里围观。旁边是小年轻的妈妈跟货主理论。据说是年轻人看上一块翡翠也讲了价格。当他妈妈回来时觉得不值那么多钱,所以没有付钱。老板就不乐意了。根据行规,讲了价,老板同意的话必须得买的。老板拉着小年轻人不给他走,那老板的做法到底对不对呢?
这个行规的由来是还有很悠久的历史的。可能有上百年的历史吧。主要是作为行内人的诚信来约束的。毕竟在那一个旧时期。岩头市场的买卖也没有多少人,好的货源也就那些。生意人之间的买卖讲究的是诚信,买卖方面当然要说一不二啦。还有就是因为好的货源都知道,为了防止有些人故意试探底价,胡乱给价。最后没买,老板再拿着这个货去谈第2次的时候就底气不足了。有了这条规矩。谈货的人已认真思考自己的实力。没有那个实力就不谈了。这条规矩主要是针对源头市场同行之间的买卖。特别是有些地方是在缅甸,不是在国内。总要有一些大家都认同的东西。
现在很多喜欢翡翠的翠友,也知道源头市场能买到性价比很高的翡翠。所以都涌入源头市场。如果玉石老板也要以这个规矩来要求新手们。可能就有点不妥。消费者保护权益法。保护买卖自由。不支持强买强卖。所以经常听到市场里面有人发生冲突打架的事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在法治的社会来说行规毕竟只是行规,如果有些人不懂没有遵守那只是诚信问题,但要是升级到打架,那对于双方都不好的。打赢了进去,打输了住院。
行规也不能代替法律。我也会遇到讲价不买的情况。但我也是没在意的。也不为难人家。毕竟货还在自己手上,钱是还是别人的。我们都没有城市。但是大家要是到了市场买货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一下。避免一些麻烦。我是看不惯那些动不动拿着旧社会里面的行规去要求别人的。特别是限制别人人身自由,趾高气昂的。这都触犯刑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