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玉友把一块像极了肥猪肉的和田玉料子切开两块,一块做成一个貔貅,另一块做一尊普贤菩萨的牌子。把件背面保留原始的皮壳,皮子老气沁入深厚,密度几乎过灯,看上去玉质十分细腻,不过色泽白度稍差,还没到羊脂级别,不然就是一件极品。
文学大师鲁迅曾说,把件乃“瘾足心闲之时,摩挲赏鉴之物。”而玉把件,则是其中最珍贵的载体。和田玉温润细腻,自古以来就是君子士大夫喜爱之物,把一件精雕细琢的玉把件置于掌中,五指轻轻旋动,不仅感到温润舒适,还能按摩手部穴位,达到颐养心性的养生效果。
和田玉具有冬暖夏凉的特性,比起其他玉材,更适合做成把件,而和田玉籽料的沁色老皮,更有一种独特的古朴感。
选择和田玉把件的注意事项
随行而作,保留原色特征,是玉雕把件的雕琢之道。而和田玉把件,则更看重“油性”,起货时要突出肉质的细腻度。干巴巴的把件冬暖夏凉的特性稍差,而水润细腻的把件则越盘手越顺,直到不舍得放下。目前市场最看好籽料做的把件,整块籽料做的把件也叫独籽,价格较高,但深受玉石玩家青睐。
和田玉最怕带僵,带僵的把件价值偏低,俏色的带僵摆件有一定的市场,因为摆件体积较大,玉雕师可以在上面发挥更多创意,但把件不行。
沁色料子在把件中有不少的爱好者捧场,因为沁料比白玉更容易变油变润,短时间内可以得到盘玩的反馈,因此和田玉圈子里有沁料更容易“老熟”的说法。
从雕工上看,可以先看构图,再看线条,它们都是和田玉雕把件最重要的部分。判断构图的标准是,把件在形态上是否让人感到舒服,是否具备几何上的美感和盘玩的舒适度;判断线条的标准是,线条是否流畅,是否处理到位,线条在精不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