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时代,不论男女,均戴冠帽,男子「冬帽而夏笠」,各有规制。
图片源于网络
叶子奇《草木子》载:「帽子系腰,元服也。」又谓:「元代官民皆戴帽,其檐或圆,或前圆后方,或楼子。」三据《元史·舆服志》所载,天子质孙服四,冬之服有十一等,夏之服有十五等,又据所穿衣服的不同,所戴帽笠也各有不同:冬天有金锦暖帽、七宝重顶冠、红金褡子暖帽、白金褡子暖帽、银鼠暖帽;夏天则有宝顶金凤钹笠、珠子卷云冠、珠缘边钹笠、白藤宝贝帽、金凤顶笠、金凤顶漆纱冠、黄牙忽宝贝珠子带后檐帽、七宝漆纱带后檐帽。
元春水
原本《老乞大》五所记元人冠帽亦有水獭毛毡儿、貂鼠皮簷儿、单桃牛尾笠子、暗花纻丝帽儿、云南毡海青帽儿、青毡钵笠儿、貂鼠簷儿皮帽、毡帽儿、桃尖棕帽儿、副圆棕帽儿、织结棕帽儿诸项。
蒙元时代不唯帽笠种类繁多,其帽顶和帽缨且多用各式金玉珠宝装饰。
元刘贯道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十五「河南王」条载:「河南王卜怜吉歹为本省丞相时……一日行郊,天气且暄,王易凉帽,左右捧笠侍,风吹坠石上,击碎御赐玉顶。
王笑曰:『是有数也。』谕令毋惧。」六上海青浦县元代任明墓曾出有春水玉帽顶,全器透雕而成,莲荷之下立以水禽,其时流行春水玉,河南王所碎御赐玉顶或即此类。据考古发掘,蒙元帽笠与帽顶、帽缨亦有并出之例,如甘肃漳县汪世显家族墓所出镶宝石笠帽,帽、顶、缨并存,其以金玉为顶,并缀十三颗各色玉石为缨。
元镶宝石
其时帽顶所用各色宝石,种类亦繁。
《南村辍耕录》载:「大德间,本土巨商中卖红剌一块于官,重一两三钱,估直中统钞一十四万,定用嵌帽顶上。自后累朝皇帝相承宝重。凡正旦及天寿节大朝贺时,则服用之,呼曰剌,亦方言也。」其后并开列有各色宝石名目七。当时所用宝石之多、帽顶之繁丽据此可以想见。因帽笠之上饰有各式珍珠、宝石,故又有「珠帽」和「珍珠帽」之称。
元前加
蒙元帽笠有创自宫中、国人得以着戴者,如前加檐帽。
《元史·世祖昭睿顺皇后传》载:「旧制帽无前檐,帝因射,日色炫目,以语后,后因益前檐,帝大喜,遂命为式。」又曰:「国人皆效之。」汪世显家族墓所出前加檐帽正为此类。
亦有只限宫中、外人禁止制造或是着戴者。《元典章》载,大德元年中书省咨利用监呈杂造局申告云:「上位新样黑羔细花儿斜皮帽子一个,进献上位看过。钦奉圣旨,今后这皮帽子休做与人者,与人呵,你死也!」八其时不唯对帽笠式样有所禁制,对帽顶也有禁限。同书载大德十一年规定:「金翅雕样皮帽顶儿,今后休教做,休交诸人带者。做的人,根底要罪过者。带着的人,根底夺了,要罪过者。」
本文摘选自《紫禁城》年8月刊,徐文跃《蒙元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