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玩友在买玉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当你看中一块玉石,询问老板价格的时候,老板总会迅速地掏出一个计算器,输入一串数字再给你看,全程不会口头跟你透露价格。
其实这样一种讲价方式由来已久,且听宝玉一一道来!
“袖里吞金”
“袖里吞金”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明代徐心鲁订正、熊南台刊印的《盘珠算法》卷一中,相传是我国古代秦晋商人发明的。
在古代的玉石交易市场,因为人多嘴杂,一不小心容易泄露商机,买卖双方都会直接在宽大的衣袖里迷秘密还价,又叫“袖口捏价”或“袖里乾坤”。
“袖里吞金”的具体方法是以左手五指分别定个、十、百、千、万五位数字,每根手指自下而上,分左、中、右三行,在指节上分别暗记数码,用右手指尖掐左手右边,表示:1、2、3;中行表示:4、5、6;右行表示:7、8、9。
比方说,卖家的玉出价5万,就触摸买家的大拇指上方,买家觉得不值这个价,就往下触摸压价,卖家又可以往上台,讲到一个合适的价格,如果双方都满意,那就握手言欢,交易达成;要是谈不拢,那就说句客套话,下次再来。
电视剧《大宅门》里的“袖口捏价”▽
全程不需要透露价格,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智慧,能把手指当算盘!
计算器讲价
到了现代,很多人已经摒弃了“袖口捏价”这种讲价方式,因为现代人的衣着打扮跟古代天差地别,袖子不再像以前那么宽大。
而且和田玉市场受众广泛,古代玉石市场买卖双方以男性为主,而现在的玉石市场男女老少都有,每个客户都用这样一种带点暧昧气息的方式讲价的确有些尴尬。
并且袖口捏价手语较复杂,不是每个人都懂。
于是这样一种讲价方式就渐渐成为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计算器讲价,如果你去逛一圈玉石市场,比如广州华林玉器城,你会看到很多商家用计算器跟买家讲价,不仅不会泄露商机,也更加简单方便。
区间估价
如今互联网经济渗透到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珠宝玉石也不例外,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兴起,不同于传统实体店,玉石的价格也不能再遮遮掩掩,于是就诞生了这样一种标价方式▽
这个只是区间标价,跟明码实价还是有很大差异的,由于玉石作为艺术品的特殊性,不能像普通工业制品那样可以由成本去估计它的价格,估价包含了很多复杂的因素,所以不能给出一个具体的价格,只能给出一个区间,具体再由买卖双方议价。
和田玉历史悠久,从袖口捏价到计算器讲价到区间估价,讲价方式由古至今也经历了有趣的演变,不变的是它始终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高端商品更是如此。
玩友们要多去市场,多了解一下现在的价格行情,不要被某些不良商家随意开出的价格坑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