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洁旷迥,令人舍形而悦影!”
舍形而悦影,是明代画家徐文长在夏圭的山水画上的一句题字,意思是,我们未来寻找真正的美感,要学会离开真实远一点,追逐幻影多一点,通过更丰富的想象,去找到表现美的方法,而不是只是不断重复,重复写实,重复前人的创作,重复已经有无数人去复刻的经典,而是要寻找突破。
这枚翡翠玉石“如意”,就是这样一件作品,用梦幻迂回的线条,勾勒出一个如意的倩影,甚至用不写实的扭曲曲线,让人感受到如意渐渐浮出水面的节奏,仿佛看到如意清澈透明,与湖水融为一体,波光粼粼,美艳动人,使如意形象比传统造型更加生动活泼。
如意,象征着顺心如意。如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柄端作手指形,用以搔痒,可如人意,因而得名,又有柄端作心字形者。完整的如意,意蕴更丰满,但受限于翡翠玉石的珍贵,大多数精品如意,只会雕琢头部,而逐渐不雕柄身。
而这件《如意》雕琢在造型上参考了平安扣,在扣身上隐隐露出一个灵芝如意首,不似而似,得如意精妙之处。如意柄身用凹凸感的线条勾勒营造,离形得似,用最少的材料,最简单的雕工,最精巧的创意,来实现最大的雕刻效果,实在是一件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