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是大自然的精魂。中华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而玉文化却已近万年。翡翠作为玉石之王,充分吸收了玉的精髓。虽然翡翠出现在中国历史的时间并不长,但却是中国玉文化发展的巅峰。翡翠有美丽的外表和神秘的魅力,又有低调的性格。可以说,翡翠的背后是中国传统玉文化的支撑,它与中华民族和平、中庸的性格特征相吻合。翡翠的传承一方面体现在它征服人们的客观外在,另一方面也表达着人们寄予其中的美好愿望。翡翠随着历史的进程走到今天,已经带着灵魂和生机在玉的世界中蓬勃发展。我接触翡翠是在20年前,这20年间,我见证了翡翠价格呈倍增长的现状。当初只是因为喜欢翡翠,所以我倾尽所有敲开了翡翠行业的大门,走进了它的世界。对翡翠越深入地了解,就越痴迷于它的神秘与美丽。翡翠从不是完美的,世上也没有两块完全一样的原石,每一块翡翠饰品都有它自己的特点。时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更多的人对精神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翡翠也就成为当代人们生活追求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翡翠投资收藏,这也是助长翡翠价格持续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每个人喜欢翡翠的原因不同,但是有一点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翡翠的魅力和广阔的升值空间。许多人认为翡翠是明末清初时传入中国的,并兴盛于清乾隆时期。然而翻阅古籍,东汉班固《西都赋》中记载“翡翠火齐,含辉流英”和张衡《西京赋》中记载“翡翠火齐,饰以美玉”,皆说明翡翠在汉朝时期已传入。欧阳修在《归田录》中也有一段记载:“余家有一玉罂,形制甚古而精巧。始得之,梅圣俞以为碧玉。在颍州时,尝以示僚属,坐有兵马钤辖邓吉者,真宗朝老内臣也。识之,曰:‘此宝器也,谓之翡翠。’云:‘禁中宝物皆藏宜圣库,库中有翡翠盏一只,所以识也。’其后,予偶以金环于罂腹,信手磨之,金屑纷纷而落,如砚中磨墨,始知翡翠之能屑金也。”根据古书的记载,翡翠始于东汉,但在考古界中并未发掘出汉朝或宋朝的翡翠文物,所以翡翠最早流入中国的时间还尚需考古学家的考证。翡翠的文化源远流长,对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来说,更像是一种永恒。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6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