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缅甸的帕敢翡翠矿区就进行翡翠原石的拍卖,再后来发展到仰光翡翠原石拍卖,缅甸的瓦城成为当时的翡翠玉器主要市场,进入到八十年代后,泰国清迈成为翡翠原石的集散地,此时玉石从当地再运到中国的大陆、香港和台湾。当时缅甸局势动乱,规定不能私人买卖原石,所以有很多私下秘密交易的。
缅甸仰光拍卖的翡翠原石,在九十年代,有部分进入中国的香港和台湾,有部分进入了中国的云南,有些翡翠原石在云南直接加工,这时期云南的翡翠市场因此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有部分翡翠原石经香港进入广东,这一时期广东的翡翠市场也同步进入了起步阶段,每年约有几千吨的体量直接进入广东,进行二次拍卖,而后主要聚集在广东进行加工和销售,广东因这一原因一跃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翡翠市场。
缅甸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初将所有的矿产资源收归国有后,为堵塞税款流失,使稀缺的翡翠玉石资源为国家创造出更多的外汇收入,于年3月开始举办翡翠玉石毛料公盘,前期称作“缅甸珠宝展销会”,在缅甸仰光举办。缅甸每年举办三届翡翠公盘拍卖,由国家矿业部主办,地点设在仰光。在年11月6日之前缅甸的首都是仰光,11月6日将首都迁往仰光以北公里的内比都,原名为彬马那,是缅甸的第三大城市,此后延续了46年的缅甸仰光公盘都在内比都举办,“仰光公盘”改名为“内比都公盘”。虽然迁都翡翠公盘不在仰光举办,但仰光作为缅甸三大城市之一,其珠宝市场的重要影响力依旧比内比都要深远,加之交通条件和生活设施的便利,仰光依然是珠宝人淘宝的重要去处。
需要注意,缅甸公盘使用欧元投标,早些年还出现过中国商人没了解清楚交易规则而误用人民币投标,随后以高出很多倍的价格中标导致经济损失的事件。从年10月起缅甸公盘实施保证金制度,要先缴纳1万欧元的保证金方能办理入场证。如果你参与投标并中标,则必须在交易会结束之后,一个月内付清中标玉石价格的10%;公盘结束3个月内付清全部玉石货款,如有违约则没收保证金。据不完全统计的单份成交资料显示:约有超过70%的成交价略高于底价;有20%左石的成交价高出底价1倍至2倍;有近10%的竞争非常激烈,有的甚至高出底价10倍以上成交。这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有色,种好的翡翠原料越来越稀缺,价格自然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