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的猪肉”,一个粗矿的男声唤醒了沉睡的农村。这是村里老三又照日常出摊了。他是村里有名的猪肉贩,每天凌晨跟妻子两人自己杀一头猪,而这头猪也是整个村的猪肉需求了。杀完之后,老三负责把肉按部位剃分出来,而妻子则负责清洗内脏。两人分工明确,夫唱妇随的日子一过就是15年。
待剃分好猪肉以后,老三则把前一天村民预订好的肉用袋子装好单独放在那辆满被猪肉浸过一样的豪捷摩托车后座的台板下,然后剩下的大部分肉则放在台板上,盖上一层脏兮兮的麻布,跨上摩托车,一脚油门,出门叫卖了。妻子则负责把剩下的一些肉拿到村头新开的生鲜店里,开门做生意。此时,小学生们才陆续出门去村里的小学去上学,大人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摩托车上老三嘴里叼着一根烟,放慢了摩托车的速度,车上放着喇叭的叫卖声,竖着耳朵听着路过的每家每户的声音,生怕错过有人叫他。纯朴的村民也给足了他面子,还没过晌午,车上的肉早已贩卖一空,村民前一天预订的肉也在路过对方家时送到人家手里了。空车返回家的老三早已喜上眉梢,还独自哼起了歌。而此时的店里,妻子也早已把肉销售一空。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15年,家里的两个大女儿一个小儿子,依靠着父母的卖猪肉的钱也过着比同龄小孩相对优越的童年。
08年奥运会刚过,全民算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房价飞涨,人们的口袋里也越发的有钱了,村里的年轻人也慢慢都出去发展了,做生意的做生意,打工的打工,总之都比在村里赚得多,村里剩下大部分的老人小孩,以前不到晌午就能卖完的肉,现在一天都卖不完,慢慢的,老三猪就越杀越少了,而且活猪也越来越难买到,以前还能在村里的村民那边自购回来宰杀,现在源头也越来越少了,猪肉生意凋零,再加上物价上涨,整夜失眠的老三,早上突然跟妻子说,他要去找隔壁邻居国富,国富在前一两年就已经出去找活干了,正好出今年春节回家时在老三家吹嘘他去了广西,那边做玉石珠宝的越来越多,而且生意很不错。当时的老三早已心动,只是未下决心而已。而此刻的他,不得不做出改变了一生的决定,投奔国富。
几天后,就带独自一人去了梧州。初来乍到的老三,能依靠的也就国富了。而此时家里的妻子和初中就辍学的大女儿依旧经营着生鲜店,只是主营变成了海鲜类,娘俩也期待着老三能在那边闯出头,带他们也出去见见世面。此时的老三在国富的安排下,去了另外一个朋友那边的玉石雕刻店里参观,并且看一下有没适合的工作项目。当时的玉石大部分靠手工雕刻,干惯了力气活的老三哪里做的了这种精细活啊,况且这学会雕刻还得几年,对于年逾40的老三来说,这种工作根本不合适。于是在朋友的撺掇下,让他去摆摊做倒买倒卖的活,这个好,老三当即拍板做这个,毕竟这也算了符合了半个“专业”。有着15年贩卖经验的老三摆摊叫卖丝毫不慌,还有点得心应手。
从一块原石拿过来,给到粗加工的手艺人那边切割出一个大概的模型后,再拿去摆摊卖,中间商赚差价,利润几倍到几十倍的都有。可是对于正在势头上的老三来说,这种摆摊生意他越来越看不上,他想开店,想当珠宝商。收摊之后的老三到处去踩点,观察,遇到认识的人就拉着他搭讪喝茶等,慢慢的那边的圈内人也算是认识了一大半了。
在认识一个玉器店老板后,经常过去对方店里喝茶请教生意经。直到得知对方也有一个与自己大女儿年龄相仿的儿子,极力表示愿意与其结为亲家。拗不过老三的热情,在征得儿子的同意后就答应让俩年轻人见面认识一下。就这样,过年回去的老三,让妻子把店关掉,直等春节过后一起带着大女儿去广西,家里二女儿和小孩子则寄宿学校读书。在一番精心安排下,两家人一起吃了个饭,也算是为俩年轻人牵了根红绳。本身都并不互相反感的年轻人,在双方父母的极力劝说下,很快就定亲了。按照老三那边的习俗,彩礼可是一大笔钱,但是老三坚决没要。他可是有自己的大算盘在敲呢。
原本摆摊的生意在妻子到来后,也就自然而然的交给了妻子去经营,自己则一直在外面寻找开店的机会。凑巧的是,亲家店里的生意越做越红火,老三提议在另外一条街再开一家分店,自己和亲家各出资一半,老三负责全权管理,货源经销商等渠道则由亲家负责。就这样,老三顺理成章的做起了老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