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程被套路温州胡女士越南游花四万多买乳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朱丽珍

说起境外购物的骗局,很多人都在网上看到过相关报道,每个人也都相信,那是骗骗无知大爷大妈的,自己绝不会中招。

年纪轻轻的温州人胡女士,曾经也这么想。今年国庆节和同事组团去越南,出门前她还信心十足:绝对不买,不会上当。

谁想到,不知怎么大家就付款了,光乳胶制品就买了4万多元。

更让胡女士无语的是,其实她一走出购物中心的大门,就突然清醒过来了:被骗了。

回国后,她开始了漫长的维权之路。

胡女士还在等待维权结果,但她更想以亲身经历提醒那些组团出行的游客:有些骗局,真是防不胜防。

想让你掏钱,都是有套路的

胡女士参加的旅行团,是10月2日出行的,目的地越南芽庄,同团的大多是同一家企业的同事和家属,行程总共6天。

说是6天,其实有3天都被当地导游带入了购物点。翡翠、乳胶、丝绸……每一处要想全身而退,真的太难了。

比如翡翠这一站,胡女士一家算是定力很足,毕竟出行前都做过功课,旅行购物骗局,也听得多了。

不过,虽然有所准备,但真的碰上了推销购物,胡女士还是有点招架不住。

★第一招:好言相劝

一路上,地陪都在给团员讲故事。

“在异国他乡工作太难了,背井离乡,说得很让人感动。”胡女士说,地陪还会强调,自己之前因为游客不购物,销售额不好,一大早就被领导责骂,“让大家一定要给他点面子。”

而他们光顾的购物点,大多比较偏僻。到了购物点,几乎是一对一模式,不允许团员之间交流,地陪全程劝说购物。

眼看胡女士一家人无动于衷,地陪又换了一种方式:“不想买可以的,至少要做做样子,试戴一下手镯。”

导游都这么说了,胡女士只能应付试着戴了戴,没想到这一配合,一下子轰上来好几个推销员,一个劲夸她戴着好看,合适。

“我老公说不买,还被数落。”胡女士说,对方话说得挺难听的,“什么你就是这么对待为你生孩子的女人?这样的老公嫁给他干吗?”

冷嘲热讽,说得胡女士和老公挺不高兴的

★第二招:威胁不成,来一个恐怖故事

如果只是好言相劝,胡女士大概不会心动,但安全问题就不一样了。

“到购物中心,不允许拍照摄影录音,连上厕所也不能结伴,全程都有人盯着,不能和其他人交流。”胡女士说,他们有个同事挺懂玉石的,也被恐吓,“说是全程有监控,就算我们说温州话也听得懂,让她不要瞎说。”

这个氛围,就是让胡女士有些紧张。

购物时,胡女士本想找这个同事咨询咨询,但她根本没机会接近。

威胁之余,地陪还会和他们分享“故事”。

“说有个人去买榴莲,榴莲刚开了点皮,对面跑过来一个人,对面买比你便宜越南盾,那个卖榴莲的一下子砸过去,那人头上逢了很多针……”地陪告诉团员,这个故事就是让大家不要多管闲事,“不管故事真假,说实话被吓到了,出门在外,安全总是要考虑的。”

★第三招:拿“国营”做文章

劝归劝,很多人可能和胡女士一样,不容易动心,在翡翠这一站,胡女士就没怎么买,但接下来的乳胶制品上,胡女士栽了。

而同团的23个人,除了几个小孩子外,只有一个人没有掏钱购物。

这个“战绩”,让胡女士自己都不敢相信。

为什么会上当?除了前期铺垫之外,胡女士觉得,对方很会抓人心思。

“一直说越南的乳胶制品全世界有名的,这里人工成本低,物美价廉。”更关键的是,导游说,这些都是“国营”的,自己也是国家委派过来的工作人员。

“国营”两个字,打动了胡女士和家人,“国营的嘛,想着总是靠谱的。”

一看他们有兴趣,五六个导购都围了上来,压根就不给人思考的机会。

“我如果在国内,真想给他一耳光,但这是在国外……”

“我是国家委派过来的,有政府做保障的……”

“这东西对腰很好,你老婆不是腰不好吗?”

你一句我一句,胡女士老公根本招架不住,乖乖刷卡掏钱。

直到两人走出购物中心,突然清醒过来:被骗了。“人好像昏了一样。”

小时新闻记者在网上搜了搜,发现类似购物陷阱,都爱拿“国”字头做文章。

之前有网友反映,在越南购物时,地陪人员也介绍,购物点所销售的产品是“越南国企”;而去泰国购物时,也声称是“政府唯一品牌”。

所谓的国营产品是代加工厂生产的

卖乳胶垫和卖面膜的微商形式差不多

清醒过来的胡女士进行查证,发现自己购买的乳胶床垫,压根就不是什么“国营”品牌,而是代加工厂生产的。

在网上,和胡女士有同样遭遇的人不在少数。到越南、泰国购买乳胶产品,好像已经变成了跟团游的一大陷进。“反正我们去购物时,门口停着好多国内旅行团的大巴车。”

小时新闻找到一位多年从事乳胶生意的戴先生,按照他的说法,近3年,到泰国越南做乳胶生意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而且不少都是温州人,“工厂大多开在曼谷和罗勇府,产品大多销往国内。”

不过,并不是说这些工厂生产的产品就是不靠谱的,主要还是看乳胶含量和工艺。

“乳胶含量高的95%左右,普通的70%~80%,其他就是比较劣质的,甚至有合成品了。”戴先生说,哪怕在泰国和越南,真正的天然乳胶也是稀缺物品,毕竟橡胶树从长成到可以割胶,大概需要7~10年,而一张床垫,就需要~棵橡胶树的乳汁。

“这成本肯定不会太便宜,那些一两千一床的乳胶床垫就不要买了。”乳胶制品分为邓禄普工艺和特拉雷工艺,特拉雷工艺成本高产量少,整个东南亚只有邓禄普工艺,“一张成本两三千元的床垫,市场价起码要在七八千元。”

好的乳胶制品,应该是有淡淡的乳胶气味,这个味道很难形容,但肯定不刺鼻,合成的制品则会有油腻反光。

戴先生坦言,这几年,除了旅游购物中心,还有很多人把市场转移到了微商和电商,“起码七成是销往国内的。”

微商采用的是代理模式,进货越多,拿到的代理价越便宜。“比如一个乳胶枕,售价元,代理价可能只有多元。”

说起来,形式就像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2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