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玉的基本性质,晶系及结晶习性,结构与构

一,基本性质

化学成分:透闪石铁阳起石的化学通式Ca2(Mg,Fe)5[(Si,Al)8O22](OH)2

镁和铁间可呈完全类质同象代替。在该系列矿物中,(Ca+Na)B≥1.34,NaB0.67;(Na+K)A0.5,Si≥7.50。当Mg2+/(Mg2++Fe2+)≥0.9称为透闪石,Mg2+/(Mg2++Fe2+)0.9至≥0.5称为阳起石,Mg2+/(Mg2++Fe2+)0.5称为铁阳起石(王濮,)。

(Na+K)A中的A为Na+K的原子数;(Ca+Na)B是Ca+Na的原子数;NaB是Na的原子数。AB2ⅥC5ⅣT8O22(OH)2。A、B、C、T、“OH”,对应于下列结晶学位置:

A每个分子式单位中有一个位置;B每个分子式单位中有两个M4位;C每个分子式单位中,由2M1、2M2和1M3构成的5个组合位置;T8个位置,分为两套(每套4个位置);“OH”位每个分子式单位中有两个位置。

二、晶系及结晶习性

软玉的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和阳起石,都属单斜晶系。这两种矿物的常见晶形为长柱状、纤维状、叶片状,软玉是这些纤维状矿物的集合体。

三、物理性质

光学性质

1)颜色:软玉的颜色有白色、青色、灰色、浅至深绿色、黄色至褐色、墨色等。当主要组成矿物为白色透闪石时则软玉呈白色,随着Fe对透闪石分子中Mg的类质同象替代,软玉可呈深浅不同的绿色,Fe含量越高,绿色越深。主要由铁阳起石组成的软玉几乎呈黑绿一黑色。当透闪石含细微石墨时则成为墨玉。

2)光泽及透明度:软玉可呈油脂光泽、蜡状光泽或玻璃光泽;温润而泽——油脂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绝大多数为微透明,极少数为半透明。

3)折射率:软玉的折射率为1.~1.(+0.,-0.),点测法:1.60~1.61。

4)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5)多色性:无。

6)吸收光谱:软玉极少见吸收线,可在nm、nm和nm有模糊的吸收线或吸收带;在nm有一条吸收线;某些软玉在nm有双吸收线。

7)发光性:紫外线下软玉为荧光惰性。

8)光学效应:猫眼效应

力学性质

1)密度:2.95(+0.15,-0.05)g/cm3。2)硬度:摩氏硬度为6.0—6.5。不同品种硬度略有差异,同一产地青玉的硬度大于白玉。3)韧度:软玉的韧度极高,仅次于黑金刚石。是常见宝玉石品种中韧度最高的宝石。4)解理、断口:透闪石具有两组完全解理,集合体通常不可见。断口为参差状四、结构、构造

毛毡状交织结构(显微隐晶质结构).

总结

软玉依据其成矿类型可以分为3类:

第一种类型软玉主要中酸性岩浆岩(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侵入体和含镁碳酸盐(白云石大理岩)在应力条件下接触交代作用生成,形成温度为~℃,矿体一般产于外接触带,主要位于透辉石带以外的透闪石化白云石大理岩中。

第二种类型超基性岩:软玉的形成经过2个阶段,首先形成蛇纹岩,然后形成的蛇纹岩再与围岩(大理石或白云石)接触交代蚀变生成软玉。

第三种类型软玉辉绿岩(基性岩)与碳酸盐岩接触,镁与辉绿岩有关而不是围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2103.html